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

徐悲鸿大型个展首次登陆深圳,80余幅真迹回望大师创作历程

发布时间:2023-08-22 22:30:41 来源:读创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

作为深圳首个大型徐悲鸿个展,“美的造化——徐悲鸿艺术展”于2023年8月22日至11月12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展出。展览将带领观众穿越历史的长河,在徐悲鸿先生辞世70周年之际,回望其熠熠生辉的艺术创作史。

开幕现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次展览由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徐悲鸿美术馆主办,北京文泽时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时代悲鸿(北京)文化艺术中心承办。8月21日下午,来自艺术领域的专家代表,文艺界知名人士齐聚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出席展览开幕式,开幕式由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的运营总监杨坤女士主持。

一次了解多种风格徐悲鸿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杰出的画家,以卓越的艺术实践,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成就卓著的美术教育家。本次展览展出徐悲鸿先生艺术生涯中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共80余幅,涵盖了先生所有的创作风格,让观众能一次了解多种风格的徐悲鸿。

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先生现场导览

展览分为四个主题:静者心多妙、如出天地间、赤骥顿长缨、林花润色分。精选徐悲鸿的80余幅真迹,包含中国画、油画、水彩、素描、书法等各类创作风格,呈现大型经典作品《群奔》《负伤之狮》《新生命活跃起来》《奔马》《松鹤四条屏》等,旨在引导观众重新认识徐悲鸿在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作用,激发观众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实现更好的生活和个体的价值。

奔马展现时代精神

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可谓妇孺皆知,尤其是他画的奔马,西画素描式的结构画法与传统国画大写意笔法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是“以西润中”最成功的题材。他用毛笔驾驭了西画之“光”,进行马的坚实形体的塑造,使观众既能感受到国画的淋漓酣畅,又觉画中之马呼之欲出。

《奔马》1939年 95×68cm

《群奔》1942年 95×181cm

此次展览中展出多幅马的作品,展览主视觉也选择了马为主体进行设计,为什么选择马?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庆平先生表示:“这马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奔腾不息,这匹马始终在追求光明和自由,始终在前行、奔腾。这不仅是马的形象,也是民族的形象和时代的形象,也是画家本人和他的心声。希望深圳的年轻人都像这匹骏马一样始终奔腾着,祝大湾区的青年都拥有美好幸福的未来!”

展出作品也体现出艺术家的爱国情怀。其中作品《负伤之狮》创作于中国最危难之时,以唤醒国人的救国意识。雄狮勾着背,两只前爪向前伸,回首跷望,含着无限深意。中国东方的“睡狮”已成了负伤雄狮,双目怒视的雄狮准备战斗和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

徐悲鸿在画作上题词:“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以聊抒怀。”表达爱国忧时的情怀。这幅浪漫与现实完美结合的佳作,不仅影响着抗战时期的人们,也时刻激励着后人的爱国情怀。

《负伤之狮》1938年 110×109cm

《新生命活跃起来》1934年 113×109cm

既不固守传统,也不全盘西化

本次展览是徐悲鸿作品在深圳的首展。

策展团队表示,86年前,徐悲鸿个展第一次来到广东,深圳还只是宝安县,而今天徐悲鸿作品展再次进入广东时,徐悲鸿先生已经辞世70周年,深圳也已成为引领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与现代大都市,它在中国经济的现代性转型过程中的影响,就如同徐悲鸿在中国艺术由近现代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影响一样深远。

徐悲鸿曾留法学习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他的绘画理念,汲取欧洲写实主义之长处,与中国画的技巧融会贯通。既不固守旧本,亦不全盘西化的做法,为20世纪的艺术思潮和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奠定基础。徐悲鸿这种既不固守传统,也不全盘西化的做法,也许是最适合今天的东方走出自己的现代性之路的方式。

此次展览与深圳这座城市在今天的历史境遇中相遇,其实是文化(艺术)的现代性与经济的现代性的交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深圳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同样具有这种既吸收西方先进经验,又尊重本民族传统,牢牢把握文化根基的特点。

现代艺术中体现出的开放性、包容性,不仅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家先辈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还应该是中国经济的现代性转型的目的。

展览现场

徐悲鸿与齐白石合作《蜀葵蛙图》1948年 101×35cm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颜为昕也表示:当很多人问“当代艺术馆为什么要在今天做徐悲鸿展览”时,我解释是“在那个时代徐悲鸿先生也是最当代的。”所以“当代”并不是一个时间的节点,而是我们对于艺术状态的认同。徐悲鸿先生当年的艺术理念,“致广大、敬精微”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从事艺术、热爱艺术的人。也正是这句话,启发我们为深圳这座城市未来的文化发展思考,如何看待当代,如何在当下看待当代,如何在时代的背景下看待当代、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待当代。让我们一同探寻中国当代艺术的开山之作,在其中找到未来的方向,一起探寻20世纪初中国艺术经典,先辈在危难当头的时刻,为中华民族走出的中国艺术的特色之路。

审读:谭录岗

标签:

Copyright   2015-2023 港澳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