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2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5月30日上午9时31分,神州16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这次飞船搭载的航天员包括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位教授带着自己的实验装置飞上太空。这标志着中国太空科学事业全面启动,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太空经济已经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到太空经济全面发展阶段。
太空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方向。在地球这个蓝色的星球,人类开发资源,繁衍生息。但是,随着过度开采,地球资源越来越少。有识之士意识到,从农耕经济到工业经济,人类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从工业经济到网络经济,人类找到了经济发展的新工具。从网络经济到数字经济,人类发现了自身的价值,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把长期积累的数据作为生产资料,不断满足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可是,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个人隐私的保护与数据的广泛应用、数据的处理与利益保护、数据的交换与国家的安全之间,存在着难以化解的甚至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必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仰望太空,开发太空资源。另一方面,必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离开地球这个摇篮,在浩瀚的星空中,寻找新的栖息之地。
(资料图)
中国高度重视太空建设。一方面发展航空事业,另一方面,进入太空,发展太空事业。中国在太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积累经验。一方面建设先进的火箭系统,作为发展太空经济的运载工具。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太空实验站,建设月球科学考察站,为中国发展太空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事实证明,中国选择的太空经济发展道路是科学的,只要沿着这条道路持续下去,中国在太空经济发展方面,就能取得卓越成绩。
首先,发展太空经济,前景广阔。人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想象太空经济未来的蓝图。太空拥有无数未知的星球,一些星球可能适合人类居住。只要人类在星空中不断探索,就一定能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作为人类未来的家园。
太空经济发展,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克服重力,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从现有的航天航空器材来看,人类在走向太空过程中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只有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的效率,人类走向太空道路才会越来越宽阔。
太空经济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中国在航空领域,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大飞机已经飞上了天。中国航天员实现了在空间站的长期驻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位中国科学家进入太空站从事科学实验,为太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不是航天器的“驾驶员”,而是在太空站的科学家。他可以聚精会神、全心全意地在空间站从事科学实验活动。这标志着中国在空间站商业应用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今后在地球上解决不了的科学难题,在太空站失重状态下,可能会找到科学实验的答案。只要中国在太空站的科学试验取得成果,那么,就可以造福人类。我国已经通过搭载作物种子,进行了一系列小型的科学实验。曾经到过太空的种子,回到地球之后,发生了可喜的变异。这对于人类改造自然,培育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验性意义。
假如充分利用太空的资源,包括月球上的矿产资源提取燃料,那么,不仅可以解决地球上的能源短缺问题,减少因资源短缺争夺而发生的冲突和战争,而且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地球的生态环境问题。
其次,外层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各国关注的焦点。早在上个世纪,联合国就已经通过了外层空间条约,禁止任何国家把外层空间作为部署军事武器场所,禁止任何国家宣布拥有外层空间物体主权。
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由于联合国的公约没有禁止企业或者个人拥有外层空间的所有权,因此,美国一些公民宣布对月球拥有所有权,并且销售月球土地。美国政府机构通过资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建设太空通信网络,以间接的方式,控制太空资源。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外层空间的开发利用,仍然遵循地球上的规则。迄今为止,地球上一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仍然奉行“先占”的原则,不仅允许抢占他人的住房,而且继续控制殖民地。如果不纠正历史错误,形成公平的规则,那么,在太空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一定会爆发新的冲突。美国一些国会议员已经毫不掩饰地强调,必须发展太空武器,对其他国家实施全面威慑。美国已经组建了太空部队,作为美国重要的军事力量,试图在遥远的太空控制地球。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必须提高警惕,保卫自己的家园。近些年来,中国在太空事业发展过程中,不仅建立了一系列服务全人类的系统,包括人造卫星导航系统和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系统,而且全力以赴,清扫太空垃圾,防止美国发动太空战争。中国继承古老的哲学思想“以戈止战”,为营造一个和平的太空空间,贡献中国自己的力量。
最后,中国在太空事业发展过程中,敞开大门,欢迎四面八方的宾朋。中国已经向世界发出邀请,欢迎各国科学家进入中国的空间站从事科学实验。中国已经通过联合国提交了有关文件,重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将会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带上太空,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行为指南。
Copyright 2015-2023 港澳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2245号-31 联系邮箱:435 226 40 @qq.com